首页 > 本地新闻 市场采购贸易如何更高质量发展
市场采购贸易如何更高质量发展
文/融媒记者陈燕
常熟市场采购贸易试点是全国第三批试点之一,也是江苏仅有的两个试点之一,经过4年多发展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江苏模式”,且已在云南瑞丽、广西凭祥等地成功复制推广,走向全国,对促进外贸新业态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探索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带升级,从而带动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是首要一步。常熟服装类供货商虽然量大,但仍处于价值链最底端,大量利润被服务商、物流商、出口商获取。常熟不仅要做供货商,还要成为服务商、出口商,持续完善物流体系、金融产品体系、外贸专业人才体系、资金体系,积极培育跨境电商产业生态,加强对本地跨境贸易企业和商户的孵化推广,培育一批跨境电商标杆和品牌企业,拓宽跨境产业供应链,带动更多本地特色产品销售,促进服装城市场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常熟还要集聚更多原先外流的出口货物,促进数据回流,从服装快消品、机械机电产品、汽车等现有产业带优势转化为全链条发展趋势。常熟还可以通过省内联动模式,带动省内其他地区产业带的提升,例如丹阳眼镜、东海水产品等外贸出口,都可在省内联动基础上拉动。
完善“市采通”平台功能,提高用户黏度是必要之举。常熟市场采购贸易之所以能通达全球,依托的一个重要载体就是“市采通”平台。该平台集商户备案、组货拼箱、现场监装、通关申报等于一体,提供市场采购全链条服务。该平台目前已累计服务7000多家中小微企业,但从宏观角度来看,大量中小微企业对该平台所代表的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认知度还不足,“市采通”平台仍要在提高用户认知度和黏度上下功夫。
数字经济时代,平台的发展非常必要。市场采购、跨境电商,都是典型的碎片化贸易,通过贸易数字化、平台大数据运用,“市采通”平台可以链接国内供应商、国外采购商,让商户更快把握碎片化贸易趋势,从而更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常熟产品要通过平台走出去,培育常熟外贸自己的“独角兽”,吸引外地商户、服务商集聚到平台产生订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平台要加载更多数字服务功能,拓展物流、产品、金融等各项服务;要集聚多门类产品,形成产品优势,通过单项冠军带动江苏、全国外贸,让常熟的“微笑曲线”上扬。此外,大平台要衍生出小平台,衍生出更多功能,推出更多优质服务。
目前,“市采通”平台正努力把通关、收汇、完税等流程做到闭环,防范虚假贸易,确保收结汇合规,提高风控水平,这样的“一站式服务”能吸引更多商户,有利于平台自身发展,同时辅助政府部门更好监管碎片化贸易。另外搜索文献可以发现,高校涉及市场采购贸易的论文,往往只有“义乌模式”,而没有对“江苏模式”的探讨。当地高校可以在开设外贸课程的同时,多结合本地实际,对“江苏模式”予以更多关注,以便用理论更好指导贸易实践。
推动外贸新业态发展,商户自身要改变传统外贸经营理念。根据专家预测,到2035年,传统贸易比例会进一步下降,碎片化贸易比例将逐步提升至50%。常熟海关查验二科科长吴明杰建议,商户只有把内贸思维转变为内外贸一体发展的思维,才能在国际市场持续站稳脚跟。政府部门要加强学习、优化服务,帮助商户走出去,实现从原先通过外贸公司的被动出海到依托平台直接面向国外客户的主动出海。“政府要做‘桥墩子’‘桥护栏’,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对创新工作要建立包容审慎的机制,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吴明杰建议。
目前,常熟不少商户正探索具有比较广阔市场前景的跨境直播。为此,市商务局引进了跨境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致力于孵化跨境电商,进行系统培训。项目3月份落地,9月份开园,目前已举办跨境直播节活动,并已培训200多家企业。未来,该服务中心有望带动更多商户走出去,对接更多外部资源。
责任编辑:许贞
文章来源:http://www.csxww.com/xwzx/2022/1111/321299.shtml